摘自山東省教育廳張志勇副廳長博文“教育必須喚醒學生內在的人生追求”。
學生要有壓力,但是要來自自己內心。
看待壓力,關鍵要看清楚這種壓力來自何方。是自己內心的一種需要,還是家長、學校強加給他的。當前學生感受到的壓力多是系統體制下的壓力,而不是內心自我成長需求所帶來的壓力。這是當前基礎教育面臨的又一個重大的問題。
考大學是為了什么?不少學生認為,就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,讓我的父母和自己過上好日子,而沒有把自己將來的事業,同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聯系起來,沒有對國家未來的關心,更沒有對人類命運的關懷。現在我們說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,看不到藍天,喝不到清水,但我們給了孩子這種人文情懷嗎?這種教育缺失之后,便造成了孩子境界的短視。他們沒有自我內在發展動力,沒有強大境界支撐下的動力,所有的壓力都來自于學校、教師和家長強加的通過考學改變命運的壓力。這種壓力對孩子的發展是極其有害的。我們的孩子沒有學會自我管理,因為學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都沒有給今天的學生提供獨立自主能力成長的空間。